现货配资平台多少钱
近年来,黄埔区深入贯彻落实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将“百千万工程”作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,高位统筹、创新驱动、全域推进,在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下,实现了生态效益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同共进,走出了一条独具黄埔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,为广州市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贡献了坚实力量。
绿色基底:绿美空间全域化提升
以美丽河湖建设为基石,黄埔区筑牢“百千万工程”生态屏障。南岗河入选全国首批幸福河湖优秀案例及省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,乌涌、南岗河-木强水库、金坑河、迳下湖、水声水库、永和河、凤凰河、凤凰湖和流沙河共计9条河湖分批次入选市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,实现“河畅、水清、岸绿、景美”。
迳下湖通过小流域截污和生态植被恢复,水质稳定达III类,成为知识城生态品质的亮丽名片,吸引游客体验亲水步道和休闲平台。
同时,岭头片区创新“生态治理+产城融合”模式,打造“清风雅韵的生态茶园”和“科技赋能的智慧农田”融合体。茶园步道串联茶山胜境,结合“黄埔红”文创市集,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;智慧农田集成“育种-农技-农作”科研体系,推动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研发,带动村民增收30%。
攻坚提质:环境治理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
2025年1-6月,黄埔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.15(同比改善1.0%),AQI达标率94.5%,全市排名并列第一;PM2.5、二氧化氮浓度分别下降8.7%和8.8%。水环境方面,18条一级支流水质优良比例达94.4%,珠江水系整治问题整改率100%。创新排污口“一张图”动态管理机制,累计登记入河排污口1291个,实现工业源100%达标排放。
这些亮眼成绩,是对黄埔区打好“蓝天碧水净土”三大保卫战的最好褒奖。
针对大气污染,黄埔区建立“1+N”联防联控体系,开展夜间巡查和错峰卸油行动,推动62家工业企业完成VOCs治理,47家加油站落实油气回收。今年3月实战练兵期间,全区实现“零露天焚烧、零重度污染”,为十五运会空气质量保障积累经验。
此外,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100%无害化处置,土壤污染评审时限压缩50%。整治“散乱污”场所24家,清理河涌垃圾6290吨,建筑废弃物专项整治立案193宗。划定岸线生态环境管控分区,严格限制高污染项目布局,推动珠江岸线生态修复与产业协同发展。
黄埔区还坚持智慧赋能生态环境治理,依托智慧生态监管平台,实现环境质量全时监控。平台集成149个空气质量微型站、193个工地在线监控和367个重点废气单位数据。通过AI摄像头、无人机走航等技术,构建“半小时响应、三小时办结”快速处置机制,成功化解污染隐患22起。
城乡融合:纵深推进绘就富民图景
以“百千万工程”为牵引,黄埔区打造“莲重燕来”等4个新乡村示范带,推动迳下村、莲塘村、麦村等特色精品村建设。
麦村农业生态公园入选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,莲塘村依托千年古村文化发展乡村旅游,村民收入年均增长15%。投融资模式创新是关键——岭头片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暨“美丽广州”示范项目获国开行授信4.37亿元,总投资约5.58亿元,打造“茶园+稻田+文旅”复合业态,建成400亩高标准设施群,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。
黄埔区将继续以“百千万工程”为笔,以高品质生态环境为墨,在高质量发展的画卷上奋力书写。从岭头片区的绿美“智”变到美丽乡村的串珠成链,从领跑全市的“黄埔蓝”到惊艳亮相的九条市级美丽河湖,再到创新引领的投融资模式与智慧监管,黄埔实践生动诠释了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的深刻内涵。
展望未来,黄埔区将继续厚植生态优势,深化绿色发展,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“百千万工程”最亮丽的底色,绘就生态美、产业兴、百姓富的动人新篇章,为粤港澳大湾区和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更多“黄埔智慧”与“黄埔方案”。
南方+记者 郎慧
通讯员 穗环宣现货配资平台多少钱
新钰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